【明報專訊】除了行星HD85512b,歐洲天文學家表示,他們同時還另外發現約50個太陽系外行星,當中約16個是所謂的「超級地球」(super-Earth,質量為地球10倍之內的較細小行星),它們的結構可能與地球接近,科學家相信已接近找到近似地球的行星。
計算恆星光譜線偏移
今次的發現,有賴科學家過去8年透過智利的歐洲南天天文台望遠鏡進行觀察,並利用名為「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的攝譜儀,偵察恆星的擺動,以判斷它們是否有行星。由於行星本身並不發光,它們反射恆星的一點點光線,會完全淹沒在恆星的光芒中,因此要找尋這些行星,便要探測它們對中央恆星的影響——當行星圍繞恆星運行,恆星會被牽引而擺動,恆星的光譜線因而偏移。
難斷岩石鐵氣體組成
透過量度恆星的光譜,便可推斷出隱藏那顆行星的特性,但這技術一般只能揭示行星的質量。若要知道行星大小,就要借助美國太空總署的開普勒(Kepler)太空望遠鏡,透過量度行星投影在恆星上的陰影,加以掌握,但就始終無法知道行星的結構,不知它們是由岩石、鐵,還是氣體組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