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科學家:強震可能再襲印尼外海引發巨大海嘯


(法新社巴黎17日電) 地震專家團隊今天指出,將會引發巨大海嘯的強烈地震,可能會侵襲印尼蘇門答臘島(Sumatra)外海,以及巴東市(Padang),足以造成與2004年南亞大海嘯相匹敵的慘重傷亡。
專家團隊致函英國「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e)期刊,並於信中提出警告。該團隊由著名科學家麥克羅斯基(John McCloskey)領軍;他曾精準預測2005年蘇門答臘島地震,令人深感驚奇。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威脅的成因是過去200年來,巽他海溝(Sunda Trench)其中一段的壓力不斷增加。巽他海溝與蘇門答臘島西部海岸平行,是全球最著名的地震帶之一。
研究人員在信函中不諱言指出,孟塔維區段(Mentawai patch)「已接近臨界點」。此區段是以印尼孟塔維群島(Mentawai Islands)為名。
「孟塔維區段可能會發生規模超過8.5的強烈地震,並引起巨大海嘯…此威脅不曾減弱,2004年南亞大海嘯的恐怖記憶,很可能會重演。」
信中並未指出地震可能發生的時間點,但直率警告巴東市可能面臨危險。人口約85萬的巴東市,正處於這個危險區段的一側。
研究人員於信中指出:「大海嘯發生的威脅很明顯,政府必須盡速採取行動,防患於未然。」
2004年12月26日,巽他海溝北部發生規模9.3強震,印澳板塊與歐亞板塊互相擠壓,印澳板塊陷入歐亞板塊之下,使得板塊交接處出現斷層破裂。地震所引發的驚濤駭浪,奪走超過22萬條性命。
麥克羅斯基(John McCloskey)是北愛爾蘭厄爾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Ulster)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
2005年3月,麥克羅斯基曾警告指出,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強震,在斷層帶南方相鄰的地殼上形成一股龐大壓力。麥克羅斯基斷言,該地區即將發生規模8.5強震,且將引發海嘯,並敦促有關當局應做好萬全準備。
地震科學研究上,這類預測相單罕見。雖然地震學家能夠預測地震可能發生區域,但究竟何時會發生,誰也說不準。
然而,麥克羅斯基的預言兩週內就實現了。2005年3月28日,印尼錫默盧島(Simeulue island)發生規模8.6強震,並引發3公尺高海嘯。
寫給「自然地球科學」的信函中,專家團隊解釋,去年9月30日,距離巴東市60公里處發生規模7.6地震,造成超過1000人死亡。他們對孟塔維區段的地震預測,是根據去年地震計算而來。
雖然去年地震規模很大,卻未能減緩孟塔維區段承受的擠壓,尤其是位於蘇門答臘西伯路特島(SiberutIsland)下方的部分。該處於1797年發生規模8.7強震,造成長達10公尺的斷層滑動,並引發海嘯,淹沒巴東以及鄰近區域。自此之後,板塊壓力不斷累積。
麥克羅斯基的團隊指出,2009年地震發生後,西伯路特島下方的「大型逆衝區(mega-thrust)應變能(strain-energy)大體來說維持不變。」西伯路特島是孟塔維群島(Mentawai Islands)中最大島。
「在國際社會和非政府組織的協助下,印尼當局的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完成救援工作,在強震後進行防震重建工程,並和巴東地區民眾合作,協助居民為下一次強震做好準備。」(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海地300萬災民缺糧水 全球援手



報)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房屋倒塌成廢墟、天空飄落塵土煙霧、屍體遍街可見,瓦礫堆下不斷傳出痛苦哀號及呼救聲……加勒比海國家海地在7級地震後,瀰漫著悲慘氣氛。全球展開大規模救災行動,多名荷李活影星呼籲各界捐款賑災。聯合國與救援組織表示,災區通訊與交通網絡嚴重損毁,令救援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國際紅十字會估計,今次地震受災人數有300萬。太子港一名居民說﹕「我們需要國際救援,現在無水無食物無電話,什麼也沒有。」海地非政府組織Partners in Health主管艾弗斯(Louise Ivers)在twitter留言道﹕「太子港被摧毁,很多人死亡。救命,救命,請幫助我們。」
中國救援隊抵海地送物資
全球多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墨西哥等,周三起已派出多支救援隊伍、醫生及搜索犬,到海地首都太子港拯救災民,並運送救援物資如高能量餅乾到當地。中國國際救援隊50人昨抵達海地首都太子港,並送來20噸物資,是首批抵達海地的外國救援隊伍。救援隊到達後隨即展開搜救生還者行動。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人員表示,首批救援物資已送到災民手中,太子港部分災區的2400名災民在周四晚間亦可望收到食品,「雖然這微不足道,但畢竟是個開端」。聯合國人員表示,救援工作最大障礙是道路不通,此外,太子港機場跑道雖可使用,但控制塔仍無法運作,嚴重妨礙救援飛機升降。聯合國專家正在搶修控制塔。
巴西一名人道組織人員表示,太子港現時已陷入保安真空,街上到處有搶掠者,並且有槍擊案。在太子港以東的佩蒂翁維爾(Petionville),一些人或用槌子,或徒手挖掘一座倒塌了的商業中心,搬走床墊與辦公室物資。太子港一座主要監獄被震塌,多名囚犯趁亂逃跑。他警告,若無法盡快獲得食物,「人們將開到民居搜掠」。
希拉里﹕災情嚴重如南亞海嘯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形容,今次災情如同2004年的南亞海嘯般嚴重,希拉里已取消出訪亞太區的計劃,返回華盛頓指揮賑災工作。美國將派出一艘航空母艦和2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到海地參與救災。美國總統奧巴馬承諾會全力救助災民,並呼籲國際社會合作。
希拉里的丈夫、聯合國海地特使克林頓表示,災民現時最需要的是水、食物及急救物品,他呼籲人們捐助現金,稱「就算一兩元也可助人」。世銀及聯合國已分別答允撥出1億美元及1000萬美元賑災,美國承諾捐1億美元,中國也將捐出100萬美元。Google、美國銀行等大企業亦各捐百萬美元賑災。荷李活影星畢彼特及妻子安祖蓮娜祖莉向無國界醫生捐款100萬美元,名嘴奧花雲費與其他影視明星亦紛紛呼籲民眾捐款。
中國8維和人員仍失蹤
今次地震重創海地首都太子港,聯合國駐當地的維和部隊總部幾被夷為平地,有近200人下落不明,突尼西亞籍的維和部隊隊長安納比(Hedi Annabi)及其副手仍未有消息,可能已經罹難。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透露,地震發生時,安納比正在聯合國駐海地特派團總部內與一個中國代表團開會。
中國政府也表示,地震發生時,8名中國維和人員在聯合國大樓內與聯合國官員開會,相信已被埋在聯合國大樓廢墟之中,生死未卜。各國救援隊正用大型設備挖掘坍塌的5層高大樓,但因建築屬混凝土結構,救援進展緩慢。至今最少有16名聯合國人員證實喪生,逾100名由外國派駐海地的聯合國人員失蹤。
法新社/華爾街日報/新華社/中新社/英國廣播公司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太空望遠鏡 發現兩神秘新星體 體積小溫度高 非恆星行星


【明報專訊】去年3月發射升空的美國開普勒(Kepler)太空望遠鏡,發現兩個前所未見的神秘新型星體,它們的溫度逾1萬℃,遠比一般行星熱,但卻比一般恆星小,故既非行星也非恆星,不符合目前所知天體的定義,故很可能是一種新等級的天體。
今次是開普勒望遠鏡首次發現新星體,這兩個星體各自環繞自己的恆星運轉,但卻比恆星的溫度還高逾數千℃,約達14400℃,足以融化鉛或鐵,這顯示它們不是一般的行星,其體積也比太陽系中任何一顆行星大。NASA天體物理學家莫爾斯(Jon Morse)說:「宇宙在不停在製造一些超乎我們想像的物質。」由於這兩顆星體的特性都不完全符合目前所知天體定義,因此尚難將它們歸類,科學家暫稱這它們為「熱伙伴」(Hot Companions)。
專家料屬新生行星衰亡白矮星
NASA研究員羅爾(Jason Rowe)推測它們可能是新生的行星,因為新生的行星通常溫度相當高,估計它們大概只形成約2億年左右。另一所太空望遠鏡科學機構的學者吉利蘭(Ronald Gilliland)則認為,它們可能是正在死亡的白矮星,也就是處於演化末期正逐漸縮小的恆星。
另發現5太陽系外行星
除了這兩種星體,開普勒望遠鏡亦找到了5顆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計劃首席科學家博魯茨基(William Borucki)指出,發現為人類對「行星系統如何從氣體和塵埃形成的認知」作出了重要貢獻。新發現的行星跟許多系外行星一樣,都是所謂的「熱木星」。它們的質量與木星接近,這5顆行星由於非常接近其所屬恆星,公轉周期只介乎3.3個地球日至4.9個地球日之間,表面溫度介乎1204℃至1649℃之間,比岩漿更熱,可以將金熔化,並不適合任何已知生物生存。其中最小的一顆與太陽系中體積排行第4的行星海王星相當,前者比後者質量更大,最大的則與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相當。這5顆行星分別被命名為「開普勒4b」、「開普勒5b」、「開普勒6b」、「開普勒7b」、「開普勒8b」。
望遠鏡去年升空 尋似地球行星
開普勒去年3月升空,是全球首個專門用於尋找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它的視野比任何太空望遠鏡都要廣闊。開普勒也能夠監測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的「凌日」現象,並觀測到凌日深度(恆星亮度減弱的程度),據此計算出行星的大小。此外,再綜合其他數據,科學家便可推測一顆行星是否適合生物生存。NASA估計,找到像地球這樣大的行星大概需時最少3年。

NASA’s Kepler Space Telescope Discovers its First Five Exoplanets 01.04.10

This artist's concept shows a cloudy Jupiter-like planet that orbits very close to its fiery hot star.NASA/JPL-Caltech/T. Pyle (SSC) Click image for full-resolution. NASA's Kepler space telescope, designed to find Earth-size planets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sun-like stars, has discovered its first five new exoplanets, or planets beyond our solar system. Kepler's high sensitivity to both small and large planets enabled the discovery of the exoplanets, named Kepler 4b, 5b, 6b, 7b and 8b. The discoveries were announced Monday, Jan. 4, by the members of the Kepler science team during a news briefing at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meeting in Washington. "These observations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planetary systems form and evolve from the gas and dust disks that give rise to both the stars and their planets," said William Borucki of NASA's Ames Research Center in Moffett Field, Calif. Borucki is the mission's scienc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The discoveries also show that our science instrument is working well. Indications are that Kepler will meet all its science goals." Known as "hot Jupiters" because of their high masses and extreme temperatures, the new exoplanets range in size from similar to Neptune to larger than Jupiter. They have orbits ranging from 3.3 to 4.9 days. Estimated temperatures of the planets range from 2,200 to 3,000 degrees Fahrenheit, hotter than molten lava and much too hot for life as we know it. All five of the exoplanets orbit stars hotter and larger than Earth's sun. "It's gratifying to see the first Kepler discoveries rolling off the assembly line," said Jon Morse, director of the Astrophysics Division at NASA Headquarters in Washington. "We expected Jupiter-size planets in short orbits to be the first planets Kepler could detect. It's only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more Kepler observations lead to smaller planets with longer period orbits, com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first Earth analog." Launched on March 6, 2009, from Cape Canaveral Air Force Station in Florida, the Kepler mission continuously and simultaneously observes more than 150,000 stars. Kepler's science instrument, or photometer, already has measured hundreds of possible planet signatures that are being analyzed. While many of these signatures are likely to be something other than a planet, such as small stars orbiting larger stars, ground-based observatories have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five exoplanets. The discoveries are based on approximately six weeks' worth of data collected since science operations began on May 12, 2009. Kepler looks for the signatures of planets by measuring dips in the brightness of stars. When planets cross in front of, or transit, their stars as seen from Earth, they periodically block the starlight. The size of the planet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size of the dip. The temperature can be estimat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 it orbits and the planet's orbital period. Kepler will continue science operations until at least November 2012. It will search for planets as small as Earth, including those that orbit stars in a warm habitable zone where liquid water could exist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anet. Since transits of planets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solar-like stars occur about once a year and require three transits for verification, it is expected to take at least three years to locate and verify an Earth-size planet. According to Borucki, Kepler's continuous and long-duration search should greatly improve scientists' ability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s of planet size and orbital period in the future. "Today's discoveries ar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at goal," Borucki said. "The Kepler observations will tell us whether there are many stars with planets that could harbor life, or whether we might be alone in our galaxy." Kepler is NASA's 10th Discovery mission. Ame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ground system development, mission operations and science data analysis.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in Pasadena, Calif., managed the Kepler mission development. Ball Aerospace & Technologies Corp. of Boulder, Colo., was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the Kepler flight system. Ball and the Laboratory for Atmospheric and Space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Boulder are supporting mission operations. Ground observations necessary to confirm the discoveries were conducted with ground-based telescopes the Keck I in Hawaii; Hobby-Ebberly and Harlan J. Smith 2.7m in Texas; Hale and Shane in California; WIYN, MMT and Tillinghast in Arizona; and Nordic Optical in the Canary Islands, Spain.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暴雪寒潮席捲北半球 北京首爾降雪破紀錄 印度百人凍死


【明報專訊】踏入2010年,北半球廣泛地區即被寒流籠罩,中國北京錄得60年來最大降雪,氣溫直逼40年來最低紀錄。韓國首爾亦錄得有紀錄以來最大暴雪。歐洲與北美多地同樣寒風凜冽。寒雪天氣導致交通癱瘓,民生大受影響。氣候關注組織警告,溫室氣體破壞大氣循環系統,極端天氣將繼續發生。
華北部分地區昨日最低氣溫達到-32℃。氣象部門預計,今日北京可能跌至-18℃,打破40年紀錄。北京錄得自1937年以來的降雪紀錄。市內部分醫院收治因雪天造成摔傷者至少720人,其中骨折逾160人。

強冷空氣席捲中國大部分地區,北方普降大雪,南方大霧瀰漫,大批航班延誤或取消。針對寒潮、暴雪、大霧覆蓋大半個中國將帶來的災害。有消息稱,中央高層將在中南海召集氣象專家開會,研究天氣趨勢及應對方法...
內蒙大雪阻列車 數千客被困
昨日為內地新年假後第一個工作天,北京多條道路冰雪仍未融化,車流量僅為平時一半。自前晚起,多趟列車先後在內蒙古內被大雪阻擋,數千旅客被困,其中一趟列車被困長達近18小時。河北境內高速公路幾乎全部封閉。隨著寒潮東移,山東半島北部的煙台、威海兩市暴雪成災,積雪厚達22厘米。湖北、安徽等地電煤供應因寒流而出現緊張,湖北部分地區開始拉閘限電。
「氣候組織」中國政策與項目研究總監喻捷表示,如果仍不注意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颱風、暴雪、大旱等極端天氣還將更猛烈發生。
陸空癱瘓 首爾降雪25.8厘米
韓國京畿道昨日也白雪茫茫,國內航空樞紐金浦機場積雪20厘米,被迫關閉近12小時,仁川機場逾200條國際航線平均延誤90分鐘。首爾市出動了3500人和1200輛車剷雪,但多條道路仍然癱瘓,連內閣會議都因多名部長受風雪阻擋而推遲。韓國氣象廳表示,由中國中部東移的高氣壓在朝鮮半島中部與低氣壓相遇,因溫差極大而引發暴雪。首爾由昨日凌晨1時起降雪達25.8厘米,打破1969年1月的25.6厘米紀錄,大雪警報將持續至明天。
機場冰封 日德2航機意外
印度東北部自周末起氣溫急跌,多達100人凍死,死者多為長者或露宿者。日本方面,警方在岐阜縣奥穗高嶽發現一名在風雪中遇險的攀山客屍體,兩名同伴下落不明。一架日航波音777客機降落北海道新千歲機場時前輪脫落,幸無傷亡,日航稱可能與地面結冰有關。
德國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多蒙特機場起飛時亦因風雪滑出跑道,幸未釀傷亡。歐洲自入冬以來不斷遭遇風雪侵襲,即使向來習慣酷寒的俄羅斯人,在零下20℃的莫斯科亦牙關打顫,總統梅德韋杰夫和總理普京跑到黑海避寒。英國人剛度過25年以來最寒冷的聖誕,氣象廳預計未來10日多地日間氣溫都將在冰點以下。民眾紛紛撒鹽防路面結冰,鹽銷量較去年同期升400%。專家估計,路面損害將逾1億鎊。法國文化部長弗雷德里克.密特朗(Frederic Mitterrand)昨日騎電單車時,因路面結冰而撞到行人道受傷,肩膀骨折。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韓聯社/明報記者